移动学习网 导航

如何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 如何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

2024-05-21m.verywind.com
孟子民本思想的意义~

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

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

首先,在经济方面,孟子主张要“制民之产”和减轻征税给人民以物质上的保障。衣食住行得到保障,是安定人民的首要措施。他指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为不为己。”①人民没有一定的产业,就不会有一定的道德信念,没有道德信念,那么他们为了生存下去就会不择手段,为所欲为。所以“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事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②如何制民之产呢?孟子认为首先要使百姓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不违农时地进行耕种。“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③面对当时繁重的赋税,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税”④认为统治者只有减轻对民众的奴役和剥削,使民众生活稳定,民众才会服从统治,社会才会安定。从这点可以看出,孟子的民本思想符合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很有科学性。 其次,在政治方面,孟子的民本思想可分为几点: ⒈君民关系上,他主张“民贵君轻”,指出人民才是最根本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⑤并对此进行论证:“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诸侯危,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盗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⑥这是说天子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保证政治的稳固。土谷神只有保佑人民,其设立才有意义。如果国君无道,危及国家的存在,那就应该换掉国君;如果祭祀很周到,还发生旱涝灾害,就应该废置社稷。唯有人民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不能丧失,所以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孟子还以当时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事实为依据,说明了如下道理:失天下在于得民,得民在于得民心。夏桀商纣对待人民残暴无比,失去民心,最终导致国家灭亡,最终也落得逃亡或被杀的下场。他引用了《汤誓》里的话“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⑦说明对待人民残暴的君主,不得民心,人民情愿跟着去死。相反,商汤、周文王行仁政,爱护老百姓,“汤德至矣,及禽兽”,⑧“文王视民如伤”,“武王不泄迩,不忘远”⑨因而得到了人民的拥护,灭桀纣而得天下。 2、民意即天意。他引用《太誓》语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强调民意即天意。国君的权力是“天与之”,“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⑩只有顺应民心,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既然如此,他主张限制君权。孟子认为,从圣人到民都是同类,人在“类”的面前一律平等。“圣人与民,亦类也”,“圣人与我同类者”,“尧舜与人同耳”,他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就提高了普通人的地位,论证了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特点。正是以此为基础,孟子极力反对为人君主者大肆扩张并滥用自己的权力,主张从阶级的利益出发,对此加以适当的限制。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异位。”孟子还主张君主与臣民之间在人格上的对等。“君之视民为手足,则臣视君为心腹;君之视臣为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为寇仇。”这就使孟子的民本思想有了个性解放的因素,在当时君权至上的社会中,这种看法可谓惊世骇俗,振聋发聩,在往后的历史长河乃至今天,他的这种思想仍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3、管理内政方面,孟子认为,无论选拔人才还是杀人。国君都要尊重民意,并非以国君的意向为标准,而是以国人的意向为依归。人民的意向市国君决策的主要依据。“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在对外政策中,孟子也坚持了民本思想。齐国攻打燕国大获全胜后,齐宣王问孟子是否该吞并燕国。孟子答道:“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莫取……”吞并别的国家也要看那个国家的人民是否欢迎这样做,他充分认识到了只有顺应民心,才能达到真正的统一,人民的地位被提到了很高。 4、与民同乐。国君要使老百姓敬爱自己,归服自己,必先爱民;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当齐宣王问孟子,为什么他的狩猎场才四十里,老百姓就以为大了,而周文王的七十里,老百姓还以为小。孟子道出原因:因为文王的狩猎场“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而齐宣王的就不能,“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与民同乐,被认为是一个贤明君主的必备素质。孟子认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与天下,忧与天下,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这种思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明君。同时,历史也证明只有真正做到“与民同乐”者,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而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上的君主,必然不得民心,王朝必然走向灭亡。 (二)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固然离不开他个人的天才与创见,但也是他顺应历史潮流,善于终结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早在“轩辕之时,神农氏也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轩辕征讨诸侯,就是为了把老百姓从苦难中解救出来,说明在远古时代,民本意识就已经出现了。至于黄帝以后的尧、舜、禹等,《史记》中也大量地记载了他们为百姓造福的事。《史记》的记载虽属传说,但是传说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步进了文明的门槛,这是勿庸置疑的。那时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占有的财产与社会地位都逐渐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尤其是部落的首领,有了相当大的特权。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常常会发动本族掠夺、侵犯他族的战争。有战争就必然有胜负,人心的向背无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于是,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也为了维护本族的整体利益,部落的首领们就想法设法赢得民心,于是民本思想就应运而生。传说中古之圣王的重民、爱民事迹,正与这一历史发展规律相吻合。 如果说史前传说时期诸圣王重民、爱民之说为民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正面经验的话,那么后三代桀、纣由于轻民、暴民而导致夏、商覆亡,为民本思想的发展、深化提供了反面教材。反面教材往往比正面教材更深刻,教育的效果更直接。它促进了民本思想意识的深化和升华。到了周代,统治者对民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不仅在经济上认为治民就必须“先知稼穑之艰难”要做到“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而且在政治上,也要高度重视民的问题。这在《诗经》等古著作中多有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上政治大动荡的时代。频繁的战争,各国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使生产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孟子描写当时的情况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人民颠沛流离,哀鸿遍野。在无法照旧生活的情形下,反抗自然就产生了。公元前614年,梁国奴隶暴动,前550年,陈国庶民起义……这些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使统治阶级意识到了人民力量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发展了周初敬德保民的思想,提出了“重民”的学说。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认为“仁”就使爱人,所以行仁政就要“惠民”。与儒家思想对立的墨子,也主张“兼爱”。这种重视人的看法,是当时的思想潮流。相形之下,君权绝对之上的思想动摇了。由此可见,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形成,与时代是离不开的。

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



  • 孟子民本思想的内涵是什么,举例说明。
  • 答: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包含几项内容:1、以民为本、移民为贵。他在《孟子.尽心下》针对历来的君权神授、天子至上等说法,直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时具有震曚发聩的积极意义,为后世的帝王之学注入了民本因素。2、保民为要、利民为先。他提出了一系列息兵养民、保民安民的施政主张...

  • 如何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
  • 答:从这点可以看出,孟子的民本思想符合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很有科学性。 其次,在政治方面,孟子的民本思想可分为几点: ⒈君民关系上,他主张“民贵君轻”,指出人民才是最根本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⑤并对此进行论证:“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

  •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什么?
  • 答:在孟子的“仁政”思想 中,民本思想是最富特 色且最具魅力的。孟子认 为人 民是社会和 国家的根基 .人 民创造的财富是社会 存在 与发展 以及统 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民心的 向背决定天下的得失。统治者只有得到 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 固 自己的统 治,治理好 国家。要得到 百姓 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做到经...

  • 如何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
  • 答:民本思想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存在。孟子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思想。民本思想的内容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意是奴隶。后世社会与经济得到了...

  • 概括孟子民生思想的内容
  • 答:一、民本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他明确提出要“保民”,要“与民同乐”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 孟子的民本思想
  • 答: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

  • 《孟子》中的民本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现实意义啊?
  • 答:孟子的民本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民贵君轻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朱熹解释说:“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四书章句集注》)孟子接着上文说:“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可见...

  • 孟子的民本思想表现在什么方面及其现实意义?
  • 答:孟子的民本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民贵君轻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在孟子的心里,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第一位的,谁得到了民心就可以成为天子。 第二个方面:民心决定论。孟子从桀、纣覆灭的历史经验中分析了天下得失的根本原因。天下之得失在于能否得民,而能否得民又在于...

  • 谈谈你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看法
  • 答: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基于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战乱连年提出的,是对仁政的延伸,在当时社会有一定的先进性、进步性。同时必须看到,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在战国时期提出的,是有时代局限性的 封建时代的民本思想和新时期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有本质区别的 孟子的民本是以封建专制为基础的,而我们现在的以人为本...

  • 以孟子的民本思想
  • 答: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