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谊

2024-06-01m.verywind.com
~

1. 【古文以是什么意思】

“以”的用法: 1、用、拿、把. ①以刀劈狼首.(《狼》)②因以为号.(《五柳先生》) ③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④将以攻宋 (《公输》)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隆中对》) ⑥今诚以吾众诈自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2、按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凭、凭借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4、因为、由于 ①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5、表目的,一般译为来 、用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百姓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 ③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鱼我所欲》)④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6、表结果,一般译为“以致” ①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 7、连词相当于“而” ①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隆中对》)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 ③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④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 8、可以和“为”连用,一般译为“认为”.①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以”字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一)“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以”字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以”字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以”字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以”字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3. 《2015创新大课堂》中关于文言文实词“宜”的意思及例句有哪些

百度 宜在古文中的意思 2010-05-30 | 分享 例子最好是课本上的 作业不会,学霸帮你立即下载 满意回答 ◎ 宜 yí【形容词】 (1) (会意。

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

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宜,所安也。

——《说文》 宜,事也。——《尔雅》 宜得其所也。

——《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

——《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 宜 yí【名词】 (1) 煮熟可吃的肉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 (2) 祭名。

祭祀土地之神 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尔雅》 (3) 适宜的事 (4) 丰收。

如:宜年(指丰收之年) (5) 通“仪”。法度,标准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诗·大雅·文王》 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诗·小雅·由仪序》 (6) 通“谊”( yì)。

合理的道理、行为 将施于宜。——《国语·晋语四》 案主当宜,行其正理。

——《管子·明法》。俞樾云:“宜乃谊之省。”

宜无嫌于往初。——张衡《东京赋》 ◎ 宜 yí【助动词】 (1) 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不宜有所过。

(“宜”,应该;“过”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刑:罚。)——诸葛亮《出师表》 宜乎众人矣。

(当然人很多了。宜:应当,这里和“乎”字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乎: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同“然”。众矣:人很多了。)

——宋· 周敦颐《爱莲说》 国亦宜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宜蠲(应该减免);事不宜迟;不宜操之过急;宜速归;宜然(应该这样);宜当(情理上必须如此) ◎ 宜 yí【副词】 (1) 当然 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

——《左传》 (2) 大概 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汉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唐昆理 | 2010-05-30 13 2 相关问题 即在古文中什么意思26 事古文中有哪些意思15 "于"字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么?14 “按”在古文中什么意思?8 “从”字在古文中的意思4 向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3 在文言文中之有哪些意思28 更多相关问题>> 用一键提问“宜在古文。”

的问题 其他回答 宜1合适2应该3似乎,大概:不安其位,宜不能久。《左传》 lizhehua0106 | 2010-05-30 2 0 宜----通“义”----甲骨文是会意文字,用刀切割东西,引申为“杀”的意思。

所谓“仁义”,仁强调的是爱,义是对仁的补充和完善。义强调的是杀,杀是为了仁。

一知斋 | 2010-06-02 1 0 关于“古文”的更多知识 古文在线翻译网站451 求古文翻译 《史记》【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448 古文在线翻译器426 古文阅读-奕秋249 古文阅读—杨布打狗200 向网友求助 登录| 注册 电脑版|客户端|联系我们|反馈 ©2014 Baidu。

4. 文言文中"宜"的用法

【形】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同本义〖fitting;suitable〗

宜,所安也。——《说文》

宜,事也。——《尔雅》

宜得其所也。——《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名】

煮熟可吃的肉〖meatdishes;cook〗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

祭名。祭祀土地之神〖sacrificialgod〗

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尔雅》

适宜的事〖matter〗

丰收〖harvest〗。如:宜年(指丰收之年)

通“仪”。法度,标准〖law;moralstandard〗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

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诗·小雅·由仪序》

通“谊”(yì)。合理的道理、行为〖just〗

将施于宜。——《国语·晋语四》

案主当宜,行其正理。——《管子·明法》。俞樾云:“宜乃谊之省。”

宜无嫌于往初。——张衡《东京赋》

【助动】

应当(多用于否定式)〖should〗

不宜有所过。(“宜”,应该;“过”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诸葛亮《出师表》

宜乎众人矣。(当然人很多了。宜:应当,这里和“乎”字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乎: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同“然”。众矣:人很多了。)——宋·周敦颐《爱莲说》

国亦宜矣。——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宜蠲(应该减免);事不宜迟;不宜操之过急;宜速归;宜然(应该这样);宜当(情理上必须如此)

【副】

当然〖certainly〗

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左传》

大概〖almost〗

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汉书》

宜人

yírén

〖pleasant;delightful〗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温和宜人的夏夜

宜于

yíyú

〖tobesuitable〗适合于某一方面

这里景色优美,宜于游览



  • 文言文中年谊是什么意思
  • 答:年谊:由于同年登科而形成的关系 年谊世好 示例:你我年谊世好,就如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儒林外史》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全文翻译 贾生名谊文言文翻译
  • 答:贾生的名字叫谊,洛阳人士。贾生十八岁时,就以能赋诗作文闻名全郡。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了贾谊的才华,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

  • 张千载高谊文言文翻译
  • 答:张千载高谊文言文翻译1、原文张千载高谊千载字毅甫,庐陵人,文山友也①。文山贵显,屡以官辟②,皆不就。文山自广还,至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丞相赴北,某亦往。”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日以美食奉之。凡留燕三年,潜③造一椟,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后,火其尸,拾骨置囊。南归,...

  • 文言文谊
  • 答:8 “从”字在古文中的意思4 向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3 在文言文中之有哪些意思28 更多相关问题>> 用一键提问“宜在古文。” 的问题 其他回答 宜1合适2应该3似乎,大概:不安其位,宜不能久。《左传》 lizhehua0106 | 2010-05-30 2 0 宜---通“义”---甲骨文是会意文字,用刀切割东西,引申为“杀”的意...

  • 文言文阅执谊与叔文之间的事,最后贬官崖州
  • 答:【宋】洪迈 唐韦执谊自宰相贬崖州司户。刺史命摄军事衙推②,碟词③云:“前件官久在朝廷,颇谙公事,幸期佐理,勿惮縻④贤。”当时传以为笑,然犹未至于挫抑也。卢多逊罢相流崖州。知州乃牙校,为子求昏,多逊不许,遂侵辱之,将加害。不得已,卒与为昏。绍兴中,胡邦衡铨⑤窜新州,再...

  • 文言文翻译谊
  • 答:千载高谊,亦千载而下所不多见也! 【注释】①文山:文天祥自号。②辟:征召。③潜:偷偷地。 2、翻译 庐陵人张千载,字毅甫,别号一鹗,文山的朋友啊。文山富贵时,多次请他出山不出。直到文山从广东衰败(被贬)回来,到吉州城下,千载暗地出来与之相见,说:“丞相去燕地,我张千载也去。”到了就住在文山牢房...

  • 张千载高谊文言文网
  • 答:1. 张千载高谊文言文翻译 张千载高谊翻译:庐陵人张千载,字毅甫,别号一鹗,文山的朋友啊。 文山富贵时,多次请他出山不出。直到文山从广东衰败(被贬)回来,到吉州城下,千载暗地出来与之相见,说:“丞相去燕地,我张千载也去。” 到了就住在文山牢房的附近,三年来给他送饭从无间断。又秘密打造一个匣子,待文...

  • 张千载高谊文言文翻译注音张千载高谊文言文翻译
  • 答:关于张千载高谊文言文翻译注音,张千载高谊文言文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译文庐陵人张千载,字毅甫,别号一鹗,文山的朋友啊。2、文山富贵时,多次请他出山不出。3、直到文山从广东衰败(被贬)回来,到吉州城下,千载暗地出来与之相见,...

  • 张千载高谊文言文翻译
  • 答:张千载高谊翻译:庐陵人张千载,字毅甫,别号一鹗,文山的朋友啊。文山富贵时,多次请他出山不出。直到文山从广东衰败(被贬)回来,到吉州城下,千载暗地出来与之相见,说:“丞相去燕地,我张千载也去。”到了就住在文山牢房的附近,三年来给他送饭从无间断。又秘密打造一个匣子,待文山接受...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