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孟子是怎样劝谏梁惠王的? 以孟子的口吻劝说梁惠王用现代文

2024-05-08m.verywind.com
如何劝说梁惠王?~

 梁惠王好战,孟子以战喻之,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典故】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既然梁惠王你喜爱打仗)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但同样是逃跑”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百度而来。
若有用,望采纳,谢谢。

孟子答梁惠王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乐意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 “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说过:‘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该会断子绝孙吧!’这是因为木俑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这样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当时,士人追求的是“学而优则仕”,士人的学习目的,是凭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参与政治活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孟子在40岁时其学术思想形成之后,他便开始周游列国,以游说诸侯,推行他的“王道”学说和“仁政”主张。

在当时,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要有高深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懂得用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达到讽劝执政者的目的。孟子是当时有名的辩士,一次,他到魏国去见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说:“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您如果要求‘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那么大夫也会要求‘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下面的一般人士和老百姓也都要求‘怎样使我自己有利’,这必然会使全国上下互相争夺利益,这样国家岂不就危险了吗?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兵车,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兵车,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利’的后面,这些大夫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抛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会夺国君的地位。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梁惠王听后十分惭愧。过了几天,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抬头看到天上飞的大雁和原野上奔跑的麋鹿问孟子:“贤能的君主也喜欢这个吧?”

孟子回答:“贤能的君主并不会把这种娱乐当成首要的追求,不贤明的君主即使喜欢这些也没有办法欣赏。”孟子又引用了我国先秦诗歌总集的《诗经》里面《大雅•灵台》的诗句劝诫梁惠王:“周文王用民众的力量修建灵台、挖掘灵沼,但老百姓觉得很幸福,把他的台叫作灵台,把他的池塘叫作灵沼。他们高兴这里有麋鹿和鱼鳖。古代圣君与民同乐,所以才能真正地欣赏享受园池,就好像《汤誓》中写到的一样。”

梁惠王又问:“我治理梁国费尽了心力,河内遭了天灾,我便把河内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居住,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救济那里的灾民。河东遭了饥荒,我也这样做。我曾考察过邻国,发现他们并没有做到像我这样爱护百姓。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也没有因此而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您喜欢战争,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丢盔卸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逃跑了50步,却去嘲笑逃跑了100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这对不对?”

梁惠王说:“不对!逃跑50步跟逃跑100步本质上没有区别。”

孟子说:“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当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时,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接着,孟子给梁惠王描述了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分给百姓5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50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7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70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梁惠王说:“我愿意听您指教!”

孟子说:“请问大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那么,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梁惠王又问:“当年,天下没有比我们魏国更强的国家了,而现在到了我当政,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也阵亡了;西边又丧失了河西之地700里,割让给秦国;南边又被楚国侵占了8个城邑。我为此感到非常耻辱,希望能早日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做呢?”

孟子回答说:“在任何方圆百里的小国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国土推行王道,大王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提倡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原因是秦国和楚国侵占了百姓的农时,使百姓无法耕种田地来赡养父母。他们使老百姓的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各自逃散,您如果兴师前往讨伐这样的国家,有谁能跟您较量呢?‘实行仁政者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不要再犹豫徘徊!”



  • 以孟子的口吻劝说梁惠王用现代文
  • 答:梁惠王说:“我乐意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 “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

  • 梁惠王与孟子对话,孟子是如何劝说的。
  • 答: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

  • 如何劝说梁惠王?
  • 答:”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但同样是逃跑”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 从《寡人之于国也》中看孟子的论说技巧
  • 答:所以孟子阐述的王道之始直抵造成这一切的最根源的问题,即“王好战”——梁惠王的“霸道”思想。        孟子在阐述他的“王道”主张时,应该是一直看着梁惠王的脸色,当慢慢梁惠王能被触动有...

  •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对梁惠王的建议是文中的哪一句?
  • 答: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

  • 以孟子的口吻劝说梁惠王用现代文
  • 答:”这个梁惠王很坦率,一点也不装,能用“红包”表达的尽量不用语言。第一次面对面,就是这样的尴尬,孟子那可是圣人呀,不管怎样说,这样斯文扫地,是可忍孰不可忍?更何况,“仁政”功在千秋,利在万世,我告诉你们这些...

  • ...笑百步中孟子用什么的说理方法,是为了劝喻梁惠王什么
  • 答:孟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是为了劝喻梁惠王实行仁政。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于治理国家,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闹灾荒,我便把那儿的灾民迁移到河东,同时还把河东的一部分粮食运往河内.假如河东闹灾荒,我也是这样办理.我曾经...

  • 孟子是怎样劝谏梁惠王的?
  • 答:一般游说之士,不但要有高深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懂得用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达到讽劝执政者的目的。孟子是当时有名的辩士,一次,他到魏国去见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说:“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对我的国家...

  • 《 寡人之于国也 》 孟子是如何说服梁惠王的?
  • 答:孟子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梁惠王之政与邻国之政进行了对照,并用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讽喻梁惠王好战,造福民众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减少战事 与民休息

  • 孟子懂得分寸进谏的例子
  • 答: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