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清承明制,设有谏臣体系,为何清朝几乎没有骂皇帝的记载?

2024-05-12m.verywind.com
~

道理很简单,因为清朝完全没有相权了呀。

所谓的“谏臣体系”更严谨一点来说,应该称之为“监察制度”,这个制度的设立,并不是用来给言官谏臣们“弹劾皇帝”的;皇帝又不傻,专门搞一群人跟自己作对。无论是明代督察院和六科给事中,还是清朝的督察院,其本质工作,就是现代检查体系里的中纪委。


而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其监察制度可谓集大成者,清朝“参汉酌金”,在治理官员贪污腐败方面大下功夫,改革督察院、六科给事中,各个皇帝都用尽了心思,但言官衰落导致皇帝专制加强、监察官整体官官相护、皇帝的个人集权达到封建王朝中登峰造极的程度等各方面原因,使得监察制度并没有起到实质的监察作用,最终让清朝土崩瓦解。

清朝的督察院,言官体系,在监察方面更加完备,严格确立了监察机构的性质和职能,再也不是明代那种什么具体事情不用管,但什么都能喷一喷的存在。它是皇权的耳目,帮助皇帝切实地了解官员每天做了什么。是不是很熟悉,跟明代锦衣卫的坐探是不是很相似?

它是整顿官僚队伍的独立国家机关,但问题是,这个独立机关最高检察权被皇帝本人牢牢掌握,皇帝绝对控制监察官员的监察行为,科道言官的考核、选举、升官、黜陟、调转都需要由皇帝亲自定夺,由此可见皇帝对督察院以及各个下属监察司的绝对操控权。同时确定了监察机关在工作过程中的监察对象和重大任务。


这一点就是清代言官跟明代言官最大的不同,明代督察院和六科一开始也是独立部门,受皇帝直接辖制,老朱当初废掉了丞相,全部中央衙门都归他管,等于是干着元首和总理的活计,累得要死。那时候,无论是部堂官,还是科道言官,谁敢骂老朱?老朱动辄起大案,一杀就是好几万人,早就杀得明初官员人心惶惶了。

但后来明代的皇帝显然一个人干不了两个人的活计,所以有了内阁,内阁从皇帝秘书一步一步逐渐成为朝廷中枢,土木堡之变,文臣武勋手中拿到了兵权,逐渐将武将置于文臣之下,之后,又逐步将六部控制在了内阁之下,成为了内阁的下属单位。

事实上,一开始的内阁对六部是没有任何指挥权力的,他们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只有建议权,没有插手政务实施的权力,六部依然还是被皇帝掌控,督察院六科也是一样。

等到内阁完全掌握六部之后,督察院、六科也朝着内阁靠拢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吏部掌握着天下官员的升迁、考核,决定着所有中下级官员的命运,而督察院除了几个大佬以外,品秩都不高,六科给事中就更低了,他们依然归于吏的考核。


到了明中后期,内阁等于是掌控了大明外廷的所有文官部门,但文官们本身也不团结,内斗也蛮 厉害了。这等于是说,皇帝虽然有权力直接处置言官,但言官们并不是孤身作战,他们骂皇帝,后面有内阁大佬们支持,皇帝在处置这些言官时,是要充分考虑政治风险的,搞不好被内阁利用了怎么办?

而清代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清代是真没有相权,清代的中枢,根本不太可能形成整齐划一的文官派系,因为里面还有满洲军功贵族集团,汉人士大夫集团,这两个集团根本不可能站在一起搞皇帝啊。

所以清代的皇帝可以轻轻松松很久掌握了监察体系,保证没有一个言官敢骂皇帝的。



因为这些东西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写了,写的人为了不得罪皇上根本不敢写皇上的坏话。

因为史书都是经过皇帝亲身阅读的,不好的不允许记载

因为他们不敢,谏臣体系在清朝一直都是掌握在皇帝自己手中的,言官权利分布比较分散,他们没有办法联合到一起来骂皇帝。

奴隶骂奴隶主?想多了吧!

  • 清承明制,设有谏臣体系,为何清朝几乎没有骂帝王的记载?
  • 答:因为在清朝进谏的官职几乎都成了摆设,而且刚开始清朝也是有官员敢于进谏的,但是他们的下场都不太好,所以到了最后,清朝都没有人愿意进谏了。其实从秦朝开始就有了进谏皇帝的一个官职,而且后来就形成了一个机构,就是御史,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监察,而且这个机构一直存在到清朝,并且在明朝的时候,御史...

  • 清承明制,设有谏臣体系,为何清朝几乎没有骂皇帝的记载呢?
  • 答:至于清朝皇帝为何没有谏臣,笔者认为原因有五:一是统治者是满人,御史往往是汉人,难道满人皇帝能被汉人来劝诫,甚至咒骂?二是御史的存在,不利于皇帝集权,实现超专制统治;三是清朝不需要铮臣,而是能干事的鹰犬,御史无用;四是吸取明朝皇权教训,明朝科道官员逼得皇帝狼狈不堪;五是敢于直谏的几乎没...

  • 唐朝有魏征,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为何清朝缺少铁骨谏臣呢?
  • 答:唐宋明时期为什么会有铁骨谏臣!而清朝缺少这些国宝级人物呢?我想这里诸多原因,总结来说,有如下几点。一。文化上的差异。唐宋明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朝代,他们秉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注重文化智慧,崇尚文化魅力,所以通过严格的科举制度,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例如:唐朝的文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 清承明制的介绍
  • 答:“清承明制”是清朝政治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特征。历史上新旧政权嬗替之际,为保证国家机器迅速恢复运转、发挥其统治效力,新王朝往往继承或沿袭前一朝代的政治体制,并根据需要逐渐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像清朝的许多制度就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制度,这被称为“清承明制”,也称“清沿明制”。

  • 作为大一统王朝,清朝为何能制定优秀且有延续性的顶层设计避免宦官专政呢...
  • 答:③、清朝皇帝在入关前没有使用太监的传统,他们使用的是“包衣奴才”,而这些家奴才是皇帝的心腹。至于太监制度是在顺治时代形成的,后来才因清承明制(太监制度)而被沿用。所以到了清朝之时,太监只能是太监,而不是皇帝的“体己人”!并且清代的各项封建统治制度完善,对于需要重点防备的太监就更是重点...

  • 清朝六部尚书是官职几品,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 答:清朝的统治模式基本沿袭明朝,称之为“清承明制”,包括官职体系。清朝的官职体系中,六部尚书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于隋朝时期,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沿袭三省六部制,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上千年都没有变过,那清朝的...

  • 大清灭亡后,九位总督的最后下场如何?
  • 答:在历史上,清承明制,有设立总督的习惯。而且清朝吸取了明朝的经验,以更加利于统治的原则,把总督制发扬光大,在全国共设有9个总督,他们分别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替六岁的溥仪宣读《清帝逊位诏书》...

  • 几十万明朝降兵降将,清朝如何逐步“消化”的?3个手段着实高明
  • 答:绿营的建立,是清朝统治者继承明朝 历史 遗产,发展和完善明代镇戍制度的结果,不仅绿营的管辖系统、将领名称等完全照搬明代,其镇守和作战功能也被继承下来,成为维护清朝统治的有力工具。 清承明制,设置绿营,相对于清朝固有的八旗制度是一革新。作为军民合一的 社会 组织和军事制度,八旗制度是与满族传统经济基础相适应的...

  • 清朝真的一无事处吗?它对中国的贡献有哪些呢?
  • 答:1、维持了中原地区的稳定 在史学界有一个形容明清历史传承的成语叫做“清承明制”,也就是说清朝继承了很多明朝的既定制度,并发扬光大。这一点对于我国的历史发展尤为重要。因为自秦汉确立大一统制度以来,但凡时间较长的大一统王朝,例如汉朝,唐朝灭亡之后,由于地方势力强悍,军阀割据,所以...

  • 古代监察制度是怎样的?监察制度有用吗?
  • 答: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监察制度是怎样的?监察制度有用吗?到底是怎样的呢?其一,风骨嶙峋,激浊扬清,以天下为己任。汉末党锢以士类歼灭而国随以亡的玉碎之局收场,拉开了中国古代士人政治悲剧历史的序幕,但却阻止不了仁人志士追求光明的脚步。唐朝恢复谏议大夫后,不少谏臣从儒家精神中寻找了政治...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