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夫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2024-05-11来源:本站编辑

  • 《礼记.祭统》诗解1孝子心祭
  • 答:此一节明祭祀於礼中最重,唯贤者能尽祭义。凡祭为礼之本,礼为人之本,将明礼本,故先说治人,言治人之道,於礼最急。○“礼有五经”者,经者,常也。言吉、凶、宾、军、嘉,礼所常行,故云“礼有五经”。五...

  • 将“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译成现代汉语
  • 答:在治理百姓的措施中,没有比礼更要紧的;礼共有五种,没有比祭礼更重要的

  • 阍者,守门之贱者也.――《礼记·祭统》 什么意思
  • 答:阍者就是阍人,守门人的意思。古代守城门中最末的职位。出处:《礼记·祭统》 。原文: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 非物自外至者也 自中出生于心也什么意思 非物自外至者也 自中出生于...
  • 答:原句如下:“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这句话是对“祭”进行解释说明的,全句的意思是说,真正意义上的祭祀之礼,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觉行动,而不是外界强迫去做的。这就要求祭祀必须是诚心诚...

  • 齐鲁文化·礼乐之邦·祭天祀祖
  • 答:所以,《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殷商时期,祭祀已与战争同等重要,丧失“师祀”与丧失“天命”无异。周朝代殷以后,祭祀与战争更是国之大事,因而祭祀之礼大都十分庄严隆重,还有相应...

  • 内尽于己,外顺于道,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 答: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原文: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

  • 孔子的一段古语翻译下帮忙
  • 答:这不是孔子的古语哦,是出自曾国藩第一部<血祭>第五章``而且你的语句有点不对,原文应该是"昔孔子好语求仁而雅言执礼,孟子亦仁义并称。圣王所以平物我之情而息天下之争,内之莫大于仁,外之莫急于礼"(你漏了一些字)大...

  • 周礼的周礼内容
  • 答:治国需要礼法,如同“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因此,有研究者认为,“从法的角度考虑,礼很像今天的根本法,它是西周...

  • 儒家为什么不建立自己的鬼神系ǻ
  • 答: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篇》)。读了这段话,对于宗庙神龛上“天地国亲师”的牌位的含义,就心领神会了。事生重于事死,事人重于事鬼,重此生不重彼岸。儒家对待鬼神的...

  • 中华礼制的议论文
  • 答:47 《礼记•祭统》称:“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剔除其中封建质核,着眼于领导与下属共同维护和遵循礼的规范与准则,将“治人之道”(当然包含法律规范)与礼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达到上行下效之目的,确实富于启示意义。《左传》强调:“...


    网友点评:

    解帜丹15054065611:   孔子这一句诙谐的名言什么意思? -
    若尔盖县1883回复: [答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 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

    解帜丹15054065611:   孟子知天下之广居原文及译文 -
    若尔盖县1883回复: 原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处:《孟子》 作者:孟子 创作年代:先秦 翻译: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