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得道者多助举例论证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举出一则证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结论的事例
  • 答: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 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 4.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5.瓦岗军首领失道寡助,英雄豪杰纷纷投靠得道多助的李渊(唐)6.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7.二战期...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人和的例子
  • 答:一、得道者多助事例:1、美国独立战争胜利。2、清末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3、中国内战刚开始时的解放军只有几万人,国民党有几十万而且武器精良。由于党的政策好,深得民心,解放军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一百多万,一口气把国民党打到台湾。二、失道者寡助事例:1、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举三个例子
  • 答: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商朝的汤讨伐夏朝的桀,夏朝的桀没有道义,没人帮助她,商朝的汤有道义,有很多人帮助他。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 周武王姬发讨伐商朝的纣时,商朝的纣没有道义,所以没有人帮他,而姬发恰恰相反。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

  • 历史上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的例子?
  • 答:1.周武王姬发伐商纣 2.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3.元末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4.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5.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 在20世纪30~ 50年代左右,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先后卷入战争的达61个...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证思路。
  • 答: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方法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1、举例论证:举例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道理论证: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事实论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事实论据与道理)_百度...
  • 答:4、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_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证思路。
  • 答: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思路: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作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2、《生于忧患...

  • 关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事例
  • 答:关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事例如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在遵循道义、正义原则的基础上,会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而违背道义、正义原则的国家或个人,则往往孤立无援。以下是一些关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事例:1、战国时期,齐国攻打燕国。开...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
  • 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第一段作者提出中...


    网友点评:

    丰录逄1516499264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举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省直辖行政单位3037回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举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答:以攻城和守城为例来论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是由孟子以及他的弟子编写.

    丰录逄1516499264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
    省直辖行政单位3037回复: [答案]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丰录逄1516499264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
    省直辖行政单位3037回复: [答案]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丰录逄1516499264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举战争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 -
    省直辖行政单位3037回复: 作者开篇以天时地利人和三类取胜原因归结出人和是战争获胜的根本原因;其次作者从国家治理方面开始阐述,要想得到拥戴即人和,则要施仁政.最后总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