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发于声而后喻什么意思

2024-05-28来源:本站编辑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作用?
  • 答: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喻:知道,明白,了解 和上面那句是对着写的 意思是人只有犯了错误才能改正 就是不犯错误就没有改正的机会 然后是 只有心中困惑 思虑堵塞 才能奋起有所作为 困于心衡与虑而后作 是思想上的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是表情上的 其实就是为了论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什么意思?
  • 答:翻译: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出处:出自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赏析: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

  •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什么意思?
  • 答: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 而后喻的喻什么意思
  • 答:征于色 → 求学问的态度要表现出认真严谨。发于声 → 有不懂的地方要马上发问。而后喻 → 才能理解正确的观念与道理。“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字面意思应该是:表现在脸色言词中才能明白。还有一个难懂的版本 《心经》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哲学结论还是无稽之谈关于对“色...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什么意思?
  • 答: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征于色 → 求学问的态度要表现出认真严谨。发于声 → 有不懂的地方要马上发问。而后喻 → 才能理解正确的观念与道理。“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字面意思应该是:表现在脸色言词中才能明白 ...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而是什么意思
  • 答:这里的“而”的意思是:然后,则。出自:战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选段: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释义: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一个人的想法,只有...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中“而”什么意思,是不是与“不言而喻”中的...
  • 答:而是可是的意思。征于色 → 求学问的态度要表现出认真严谨。发于声 → 有不懂的地方要马上发问。而后喻 → 才能理解正确的观念与道理。“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字面意思应该是:表现在脸色言词中才能明白。回答者:梦的轻翼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怎样理解
  • 答:一个人表现出来的脸色和声音可以便于了解这个人的想法。根据查询孟子告子下显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自孟子告子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征验于颜色,吟咏叹息之声发之于声音,通过表现出来的脸色和声音可以便于了解这个人的想法。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的道理是经受磨炼的好处。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什么意思
  • 答:关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知晓;明白 [know] 君子喻于义。2、——《论语·里仁》。3、皇疏:“喻,晓也。4、” 单足以喻则单。5、——《荀子·正名》。6、注:“喻,晓也。7、” ...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而表什么
  • 答:“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而”表示承接。本句的意思是:征验于脸色,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这样以后才能被人所了解。相关延展:“而”的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网友点评:

    梁盼逃13299363718: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翻译 -
    钢城区576回复: 【原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文】(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愤怒的情绪会)在脸色上表现出来,(怨恨的情绪会)在言语中抒发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知晓、明白.【注释】1、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等.征,征验,征兆.于色,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翻译的时候须提到谓语前面.色,颜面;面色;脸色.2、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发,流露;显露;抒发;表达.于声,结构特点同“于色”,翻译方式亦同.3、而后喻:然后人们才知晓他.喻,知晓;明白.

    梁盼逃13299363718:   对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是怎么理解的? -
    钢城区576回复: 征,征验,即表现出来. 色,颜色,即脸色. 发,发出. 声,主要指吟咏叹息之声. 喻,明白,了解.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几句的意思是“征验于颜色,吟咏叹息之...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